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公告,通報銀保監會系統收受“金融土特產”問題,其中特別提到了部分黨員干部在網貸清理、打擊非法集資案件查辦中利用職務之便,搞“特權止損”的新型腐敗現象,并列出17類名貴特產特殊資源清單,作為持續整治系統黨員干部謀取私利不正之風和腐敗的切實舉措。
從有形的“送卡塞錢”,到無形的資源腐敗,當前,一些貪腐違法現象已經出現了隱蔽化、偽裝化特征,反腐進入“深水區”,要嚴防“金融土特產式”的資源腐敗。
曾幾何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產”是貪腐現象的“主流”。土特產尤其是名貴特產,是一個地區的特殊名片和經濟資源。貴州茅臺,云南普洱茶,景德鎮陶瓷……一些所謂的土特產具有高價值、可變現等特點,部分別有用心之人動起了歪腦筋。少數不法分子打著土特產幌子行賄賂之實,土特產成了利益輸送的載體。
如今,“金融土特產”貪腐現象時有出現。有形的“金融土特產”,如高端信用卡、紀念幣(鈔)、金融機構宣傳品等“糖衣炮彈”頻頻“擊中對象”;非實物化的“金融土特產”,也易使領導干部放松警惕,甚至滋生僥幸心理。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公告顯示,部分銀保監系統干部利用監管資源、金融央企職工利用融資貸款審批權涉嫌貪腐,一些公職人員甚至在網貸清理、打擊非法集資案件查辦中利用職務之便搞“特權挽損”。
反腐敗斗爭的實踐證明,無論腐敗的花樣如何翻新、手段多么隱蔽,都無法改變違紀違法的本質,無法逃避被查處的命運。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銀保監會紀檢監察組,已研究出臺了銀保監會系統名貴特產特殊資源清單和會管單位名貴特產特殊資源清單。兩份清單共開列名貴特產特殊資源17類,著重體現行業特殊性。既包括有形的特產,如高端信用卡、紀念幣(鈔);又包括無形的資源,如金融監管或經營服務相關的審批權決定權、可獲利內部信息和機會等。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隨著制度更加固化,懲防機制不斷完善,打擊水平持續提高,無論是實物的土特產、還是非實物的監管資源,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筑牢廉政防火墻、擰緊思想總開關,讓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讓政商關系更加“親”“清”。(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