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軍隊永不變色、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確保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并且對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確保人民軍隊忠實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重大部署。
深刻認識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一支軍隊的性質是由其階級屬性所確定的。我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人民軍隊。它之所以能夠如一把倚天長劍劃過舊中國的茫茫夜空,給近代以來掙扎于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民、給苦難的中華民族帶來希望,之所以能夠成為黨和人民賴以批判舊世界的有力武器,之所以能夠成為共和國的鋼鐵長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柱石,就是因為它從誕生的那天起就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豐富和發展于黨領導人民軍隊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是黨把工人階級的先進屬性注入了這支軍隊,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武裝了這支軍隊,用舊中國不曾有過的嶄新的軍制領導和建設了這支軍隊,才使得這支軍隊確立了共產主義崇高理想信念,恪守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有了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熔鑄了優良的作風,形成了鐵的紀律,建立了情同手足的內部關系和魚水相親的軍政軍民關系。要言之,正因為我軍是黨的軍隊,才使它成為了一支真正的、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成為了一支能夠忠實履行使命任務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這三者是完全統一的,而黨的領導又是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大柄,莫重于兵”。新時代,面對變幻的國際風云,面對新的壯闊航程上難以避免的驚濤駭浪,面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日益拓展延伸的國家利益的繁重任務,面對推進祖國統一的歷史責任,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完善黨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制度,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唯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船方可以“乘長風破萬里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廈方可以“風雨不動安如山”。
堅持人民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這是與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制度相一致的。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發展,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體系,包括人民軍隊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屬于黨中央,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實行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實行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實行支部建在連上等。其中,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是其根本實現形式。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由軍委主席負責軍委全面工作,領導指揮全國武裝力量,決定國防和軍隊建設一切重大問題,體現了“兵權貴一、軍令歸一”的治軍統兵法則,凝結我們黨建軍治軍、謀戰勝戰的寶貴經驗,是從根本上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頂層軍事制度安排。必須進一步完善軍委主席負責制的體制機制,嚴格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各項制度規定。與之相應地,要健全人民軍隊黨的建設制度體系,完善黨領導軍隊的組織體系,建設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和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確保人民軍隊對黨絕對忠誠,堅決聽黨指揮。
以把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于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為指向,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領導國防和軍隊改革邁出了歷史性的步伐,我軍的領導指揮體制、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從總體上得到了重塑,目前已進入了全方位推進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的階段。軍事政策制度調節軍事關系、規范軍事實踐、保障軍事發展,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基礎性的意義。同時,軍事政策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也必須與黨和國家的制度創新相協調、相銜接。軍隊是要打仗的。軍事政策制度改革要把握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標準,立起備戰打仗的“指揮棒”,統籌軍事力量的用、建、管,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要求貫穿于戰斗力生成、涵養、鞏固、提高、釋放和發揮的各個環節。重點是建立健全基于聯合、平戰一體的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聚焦打仗、激勵創新、軍民融合的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精準高效、全面規范、剛性約束的軍事管理政策制度體系。與此同時,把人民軍隊能打勝仗的能力厚植于人民之中,厚植于國家綜合國力和總體戰略能力之中。深化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完善雙擁工作和軍民共建機制??梢灶A期,隨著這一輪改革任務的圓滿完成,人民軍隊將如鳳凰涅槃,實現更內在、更深層、更持久的重塑,做到軍魂永駐、本色不改,世界一流、雄風長在!
(作者:王幸生,軍事科學院原軍隊建設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人民日報記者倪光輝整理)